当前所在页面:
健康科普|股骨头坏死患者正确使用拐杖
来源:未知 | 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11 |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为什么必须拄拐?      

股骨头坏死是由于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股骨头骨质死亡、结构破坏的疾病。坏死的骨头强度下降,不堪重负。

目的:拄拐的核心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侧股骨头的压力,为它的自我修复或等待手术治疗创造一个无压或低压的环境。

重要性:如果不拄拐,继续用患腿负重行走,坏死的股骨头很容易被压塌陷。一旦发生塌陷,将导致髋关节严重磨损、疼痛加剧、活动受限,甚至不得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。早期坚持拄拐是避免股骨头塌陷最关键、最经济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。

如何选择拐杖?        

1、腋拐

优点:稳定性最强,能最大程度地将体重从上肢转移开,提供最好的支撑。适合早期疼痛剧烈、体重较大或需要长时间免负重行走的患者。

注意:切记!顶端不能顶在腋窝下,应距离腋窝有2-3公分的缝隙,否则可能压迫腋下的血管和神经,导致手臂发麻(“拐杖麻痹症”)。

2、肘拐

优点:更轻便灵活,适合需要部分负重或中长期使用的人群。它通过前臂和手共同承重,不影响手部精细操作(如开门)。

缺点:对上肢力量和要求稍高,稳定性略逊于腋拐。

选择建议:早期或疼痛明显时建议使用腋拐,中后期或稳定性较好后可换为肘拐。无论哪种,调整好高度至关重要。

       如何调整拐杖高度?      

对于腋拐:

  身体直立,手臂自然下垂;

  拐杖顶端距离腋窝2-3公分;

  手柄的高度:应调节至在手握手柄时,肘关节可以弯曲约15-30度(即手臂近乎伸直但微有弯曲)。

对于肘拐:

手臂套应位于前臂中上段,不要太靠近肘关节;

同样,手握柄时肘关节呈15-30度弯曲。

      如何正确行走?      

四点步态动作分解

1、右拐向前移动一步;

2、左腿(患腿) 向前移动一步;

3、左拐向前移动一步;

4、右腿(健侧腿) 向前移动一步。

口诀记忆:“右拐 → 左腿 → 左拐 → 右腿”,像三个点的移动总是被一个稳定的面支撑着,非常适合在平地上进行康复训练。

适用场景:康复初期开始尝试部分负重、平衡能力较差、或是在狭窄室内环境中需要最大限度稳定的患者。

三点步态动作分解

1、双拐和患腿同时向前伸出;

2、好腿(健侧腿)向前迈出,越过双拐。

口诀记忆:“患腿和拐杖一起走,好腿(健侧腿)大步迈前头”。

适用场景:适用于一脚部分或完全不能支撑身体重量,另一脚可支撑全身重量的患者,患者须具有良好的平衡力及双臂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身体重量。

两点步态动作分解

类似于正常走路,将一侧的拐杖和对侧的腿同时移动。

1、右拐和左腿同时向前移动;

2、左拐和右腿同时向前移动。

适用场景:速度比四点式快,更接近自然步态,但对平衡性和协调性要求更高,适合于肌肉协调好,且臂力强的患者使用。

 上下楼梯口诀:

上楼梯:“好腿(健侧腿)先上,患腿和拐杖跟上。”

下楼梯:“患腿和拐杖先下,好腿(健侧腿)后下。”

        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    


腋窝承重:这是最危险的错误!重量应由手掌支撑,腋窝只起稳定作用。

拐杖太短或太长:会导致弯腰驼背或身体不稳,加重其他关节负担。

行走速度过快:务必慢而稳,防止摔倒造成二次伤害。

地面湿滑:注意避开光滑、不平整的地面,拐杖脚垫磨损后及时更换。

手臂力量训练:拄拐需要足够的上肢和核心力量,平时可进行握力器、小哑铃等训练。